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昌河实验小学 >> 教研园地 >> 教学资源 >> 浏览文章

《前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2日

                              昌河实验小学 黄丽群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56、57页。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运动会场景入手,创设了动物赛跑和赛车两个动态情境,直观呈现出了比赛结果,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扎实的前、后位置观念。让学生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紧接着在练习中安排学生上台演示,将前后顺序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物体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前、后已有了很多感性认识,但对前、后的概念和相对性理解不够。本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 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前后”关系。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所在位置(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自我介绍  1、老师们都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很厉害,想认识一下大家。请同学们自我介绍,介绍的时候有一个要求:除了介绍自己以外,请你介绍你的前后桌同学。 
2、你为什么说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老师的前面是** ,后面是**?在此渗透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奖励小红花1
3、我们面向的那一面叫“前面”,背对的那一面叫“后面”。
(师板书:前后,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辨认方向的知识能在具体的生活中基本能确定前后,这一设计使他通过自己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前后的意义,引出课题。
 
活动二:百米赛跑 1、孩子们刚刚表现得这么好,老师想带孩子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想去吗?想去。现在是秋天,我们学校刚刚举行了秋季运动会,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举行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
  2、百米赛跑马上就要开始了,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参加比赛?  
3、比赛开始了,你能说一说现在的赛况如何吗? 
出示问题: 谁在最前?谁在最后?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
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
小兔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奖励小红花2
 师板书:(  )的前面是(  ),(  )的后面是(  )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排第几?它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讨论完毕,派代表全班交流。 奖励小红花3
      4、比赛继续进行,你能猜猜最后谁可能会得第一呢?A:可能是小鹿 B:可能是小兔 „„ 我们来看看最后的结果,原来松鼠通过自己的努力,追了上来,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跑步和我们学习一样,只要你认真努力了就一定能取的好的成绩,希望我们孩子也能向松鼠学习,我们用掌声送给我们的松鼠好吗? 
 5、比赛完了,小白兔说:“我的前面有三只小动物,后面有一只小动物”,聪明的你猜猜小白兔跑第几?  奖励小红花4
   
[设计意图]:
       让孩子们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借助运动会这一情景,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引导孩子规范表达。同时通过小鹿教育孩子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暂时落后的情况,只要你认真努力了,就一定有所收获,让他们懂得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活动三:卡丁车比赛  
1、紧张的百米赛跑刚刚结束,更加激烈的卡丁车大赛开始了。 
 2、请仔细观察卡丁车的名次完成书上的填一填,然后全班交流。       
师板书:(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3、你还能提出什么有关前后的问题?   奖励小红花5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及时表扬
 
巩固练习:
一:讲故事,学生看课本63页的新龟兔赛跑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全班说一说,用上前后这两个字。  奖励小红花6
[设计意图]:
        通过新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方面让学生练习用前后来描述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小乌龟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肯努力,肯动脑,谁都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二:1、请刚才获得小红花的6位同学上台,按照我的要求排队:
         1号先站好,2号站在1号的前面,3号站在他们的后面, 4号站在他们的前面,5号站在4号后面,2号的前面,6号站在最后面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的位置
         3、6位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设计意图]:
           该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是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课后作业:课本63页2、3、4
 
 
教学反思: 
《前后》是北师大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内容,是“位置与顺序”的第一部分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应该说,每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一些辨认“前后”的基础。学生在接触“前后”时,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为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内容则能把他们原有的经验转化成较规范的数学知识。  我在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介绍自己和介绍自己前面和后面的同学中,自然地引入课题。紧接着利用“百米赛跑”的情境,让学生表述5个小动物赛跑的情境,说一说每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所以我制作了一个电脑课件辅助教学,把赛跑过程从“赛跑前——赛跑中——赛跑后”分别出示,这样活化了教材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孩子们通过对小动物跑在前面还是后面的讨论,进行了两个和三个小动物之间的比较,多次描述小动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很快掌握了前后位置关系。 “卡丁车赛”的情境新颖时尚,又合情合理,作为评价样题,对前后相对性进行巩固。又在“获得小红花的同学上台排队”的活动中,体会前后的顺序,引入相关的计算练习,清楚算理,说出每部分表示的意义。这节课我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流程没有大的的问题,但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想的太少,没有考虑到学生回答问题会千奇百怪的,只考虑最基础的。在以后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细心的人,上一节课不但要注重细节,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还要学会创造教材。

上一篇:体育课教案
下一篇:《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 景德镇市昌河实验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4007461号-1 电话:0798-8495009 0798-8467055 技术支持:易动力网络